主办单位: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史研究馆 地址:宁夏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939号
联系方式(0951-8580433(兼传))
网站标识码:6400000017 备案号:宁ICP备2021000969号-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152号
“八景”诗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创造,始于北宋时期宋迪的《潇湘八景图》,作为华夏文明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地域文化的符号,已经成为地方史志文化不可或缺的有机内容,虽具有附庸风雅的嫌疑,但总体还是积极雅致的。查阅《海喇行》一书,潘炤创作了海城“八景”诗七组,总数达56首。潘炤虽为一介布衣文人,但其学识底蕴和美学造诣颇高,在海城留下了惊鸿一瞥的绚烂华章,是写“八景诗”的高手,在《涑水钞》有“德风八景”诗、“涑川八景”诗,又“见和自次”“涑川八景”诗。目前可知潘炤制作的“八景诗”总计90首。
潘炤,字鸾坡,号桃源渔者,江苏吴江(今属苏州)人,生卒年不详,大致活动于清代乾隆、嘉庆年间。民国吴克岐《忏玉楼丛书提要》中曰:“潘,号鸾坡,清嘉庆间官给事中,工吟咏,解音律,好游,足迹遍天下。名公巨儒悉推重之,钱塘袁随园称为多才子。著有《钓渭闲杂脍》《乌阑誓传奇》。”
潘炤所著的诗、赋、曲等的合集《钓渭闲杂脍》(又名《杂烩羹》,小百尺楼藏版。清嘉庆十九年(1814年刻本),其中收有《海喇行》记述“海喇八景, 给事 潘炤 鸾坡”。潘炤自述其“岁壬申(嘉庆十七年,1812年)偶役于此(海喇都),在盐茶厅任幕僚,作有《海喇八景》等诗”,依次为《华山叠翠》《灵刹散花》《古寺疏钟》《清池皓月》《东冈夕照》《西岭积雪》《双涧分甘》《五泉竞冽》。
海原县南华山,系六盘山山脉,山形似莲花状,故名莲花山,又名华山,因山势高峻,积雪甚多,一名雪山。乾隆时,山上设有提标前左营马场,周边居民在此放牧。《乾隆盐茶厅志》还专门编目《海城八景》,命名为海城第一景:“华山积翠”,小序曰:“华山叠嶂,厅地大观,华山为最。其山离城约十里许,层恋耸翠,秀出离南,叠嶂嵯峨,宛然图画。公余蹑足,峰岭周迴,极目但觉烟霄云近,令人心旷神怡。虽非华岳洞天,寔亦边方胜境耳。”《光绪海城县志》记载:“山在城西南十五里,层峦耸翠,秀出离南,宛然图画;登临远眺,但觉重霄云近,心旷神怡,虽非华岳洞天。亦边方胜境云。”南华山在清代被列为“八景”之首,远眺南华,郁郁苍苍;近看南华,崔嵬岧嶤,绿荫环抱,是海城的标志性景观。潘炤的《华山叠翠》诗曰:
其一
河声岳色了难亲,翠滴当前恍逼真。
冰雪消磨偏耐久,烟霞吐纳不嫌频。
一般莲影清逾格,别样螺痕妙入神。
见说前藩余牧地,之屏环列亦王宾。
其二
华西有少亦尊亲,卑也诸峰拜是真。
沃野似凹藏屡屡,翠微如凸露频频。
敷成泉石惊风雨,撰就林恋泣鬼神。
漫拟洗头盆拄倒,黛痕新沐待龙宾。
其三
一望亭亭莫与亲,浪言千叶肖形真。
即今六幕青垂数,于昔三乘碧障频。
卓尔仰高还届远,超然入圣更通神。
去天尺五浑无匹,惟华差堪作主宾。
其四
闻道莲华国可亲,堕来瓣影未全真。
云烟万朵翩反少,日月双丸跳掷频。
亭立金天金作气,朗行玉关玉为神。
累累俯视皆罗列,唯有长庚若介宾。
其五
极目榑桑靡切亲,却从排闼试寻真。
一泼莫涤微尘众,双管难描叠嶂频。
天远青空增淡荡,月明碧落见精神。
自西不负西来意,绝漠风高乍率宾。
其六
华尝笑隔却相亲,众伪于今竞乱真。
千瓣不嫌堆髻重,一痕如妬聚头频。
湖中双黛新研黛,海上三神乍会神。
绝域搴芳人罕到,六郎貌似即莲宾。
其七
山到寒边漠不亲,却于烂漫喜天真。
华嵩莫接载还叠,河海无通洩且频。
闲把夏云奇作态,静将秋水异为神。
落花故向三清扫,游戏文章一洞宾。
潘炤的这七首《华山叠翠》意境高邈,涉猎广博,既有怀古的凭吊,又兼有托物咏怀,可谓锦绣华缎、绚烂耀目。其中“一般莲影清逾格,别样螺痕妙入神。”清新脱俗,寓意神妙,把山之崇高幽静以山水画的方式,运用透视法由远及近的拉近读者的视野。恍若制作的现代纪录片。再如“天远青空增淡荡,月明碧落见精神”,若独立出来就是耕读之家的中堂对联,一幅边塞的旷朗清空,夜半碧月的幽雅恬静,世外园林不过如此。
海城第六景:灵光散花。《乾隆盐茶厅志》:“华山西南隅,突兀起峰,山势奇丽,寺创山阿,独踞群山之胜。周迴奇花异木,人不能名,每遇春夏之交,花气馥郁,色泽宜人,虽武夷九曲不过是焉。”《光绪海城县志》:“灵寺散花,寺名灵光,在县西南十五里,系华山西南隅,独居群山之胜,奇花异木,浑不能名。传寺成之日,山成莲花,人称灵异,讵真天女散花所致欤?”灵光寺为华山山顶一坳处,森林葱茏,遮天蔽日。西夏时建有寺院,行宫依山而建,亭水相映,飞檐斗拱,绵延数里,草木茂盛、山峰突兀,山势雄秀,风光如画,分布于山上的桦树及上万亩松林郁郁葱葱,四季景色宜人,引人入胜,雾淞盈林、景色别致。1081年被宋将李宪烧毁。
潘炤《灵刹散花》诗曰:
其一
何来碎锦濯灵光,绚采缤纷绕法王。
卉木盈阶飘国色,栴檀合座落天香。
栽经钵里春秋老,供入壶中日月长。
自是群芳乐西士,一龛红雨下青苍。
其二
悟彻圆光即夜光,常持半偈对花王。
一泓凝碧归空色,十里飞红散妙香。
旋合旋离踪莫定,时开时落兴偏长。
纵然天女虚中舞,自有灵根在彼苍。
其三
灵山开处境弥光,圣教遗来妙二王。
七宝庄严师座秀,千花艳异佛幢香。
微拈不觉谈玄少,乱落方知说法长。
有石未颠搔首问,者天无语但苍苍。
其四
宇非金范却生光,呵护诸灵半号王。
贝叶才飞三两色,昙花已舞万千香。
山如太古目天静,日似小年面壁长。
春占四时红不了,松关翠滴一龙苍。
其五
劫余舍利尚含光,画里花宫古帝王。
浓且闭关无著味,久而入室不闻香。
青莲若座千番阔,红藕如船十丈长。
老衲闲趺天雨际,翛然似鹤见颜苍。
其六
日光动处眩花光,塞外风雄号大王。
细嚼始知梅异味,静焚方觉柏奇香。
一天飞雨千红下,匝地垂阴万绿长。
小草无名茵自绣,不堪鹤发遽然苍。
其七
个中别自有天光,花国何年封予王。
瑶草种残无著相,琼枝吹彻未凝香。
破空冉冉从高下,出世飞飞逐短长。
风露满阶人不到,最幽深处藓苔苍。
潘炤在此处景观极尽妙笔浓墨皴染勾描,“卉木盈阶飘国色,栴檀合座落天香”,一派佛国风光,婆娑世界;“一泓凝碧归空色,十里飞红散妙香”,正是须弥妙光,严净光丽,庄严清净,众妙具足。潘炤屡次科场落第,早已对仕宦绝意,而寄情山水,吟咏诗曲。
海城第三景:古寺疏钟。《乾隆盐茶厅志》:“东岳古寺在海城东里许,创自何代,邈不可考。虽殿廷剥落,朱户尘封,而赫濯声灵,宛然如在。左有悬钟,每过风月,朝夕似梦觉醉,余音继续凄清,令人神肖,较之江上琵琶,殊有雅俗之别。”《光绪海城县志》:“古寺疏钟,东岳古寺在城东里许,不知创自何代;虽殿阁剥落,寺有悬钟,风朝雨夕,余音断续,令人生今昔之感。”
潘炤《古寺疏钟》诗曰:
其一
祗寺遥开林数丛,蒲牢独吼涧之东。
声沉春晓穿花雨,响遏秋宵度竹风。
宁使习闻僧饭后,不教蓦听客船中。
惊心自比明心彻,薄彼灵台半面铜。
其二
梵音度处竺为丛,漫把金镛数序东。
铿尔警心如止水,泠然入耳若乘风。
韵留古壁虚无里,声在疏林断续中。
习静不闻廊庙贵,妙高凫氏旧悬铜。
其三
如是闻来自释业,声常缥缈不丁东。
疎随叶脱非关雨,虚和篁敲却碍风。
晨度诸天孤磬外,暮宣千佛一灯中。
由他警众施先法,木铎虽金亮欠铜。
其四
解得尘缘似棘丛,脱焉无著出楼东。
虎溪洪觉床床水,燕寝微惊剪剪风。
白社自超三界外,青衫不湿一声中。
维摩室本如悬磬,量乏清宵点滴铜。
其五
伽扶迹处远榛丛,点点声撞旭始东。
澹泊惟鸣泉畔水,清岩曾度雪边风。
沉沉柏子瓣香里,寂寂松涛万壑中。
剩有奔流听未得,一瓶如胆又翻铜。
其六
维岳偏安古木丛,常宣梵呗海潮东。
声声恍若砧敲月,点点浑如铃语风。
出本无依超世外,来原有著振寰中。
底须百物形皆备,早胜虞山铸鼎铜。
其七
曾探金粟小山丛,彼道西来吾道东。
千载木兰传雅韵,一时水竹振宗风。
直催杳缈穷荒际,不叩依微下界中。
海国早闻如是觉,更于何地有顽铜。
此处景观在朱亨衍来海城县早已破败不堪,以后也不见修葺彩绘。潘炤在海城县城应该看不到笔下如此盛景,那么这七首“古寺疏钟”应该就是他用如椽大笔泼墨才华的杰作。 “如是闻来自释业,声常缥缈不丁东”,梵音袅袅,禅音邈邈。“声声恍若砧敲月,点点浑如铃语风”,铜铎铮铮,大音希声。“海国早闻如是觉,更于何地有顽铜。”这样的诗句,只有洞悉诸子百家、参悟道佛真谛,方可秀口吐蕊,禅思描锦。
海城第四景:清池朗月。《乾隆盐茶厅志》:“是池也,在城以南,凿自人工,由来已久。沙堤环绕,星斗虚涵,信步徐行,饶有空明气象,此亦山僻中一水月景也。”《光绪海城县志》:“清池皓月,池在城南门外,凿自人工;沙堤环绕,星斗虚涵,饶有空明气象,亦山僻中水月景也。年久淤塞,光绪戊申(1908年)夏,知县杨金庚重修之。”虽为人工所作,亦是缘起地理,浑然天成。
潘炤《清池皓月》诗曰:
其一
空外清池照影孤,到来身便倩渠扶。
劃残蛟室千层练,捧出龙宫一颗珠。
半壁绝怜无客泛,中央但觉有仙逋。
饶他绘水摩天手,于此圆灵未敢图。
其二
方塘一鉴浸轮孤,金粟迷离淡自扶。
莫道山辉无韫玉,从知川媚有怀珠。
明明手妙疏还脱,了了心空定不逋。
谁裂剡溪寻丈绢,松梢凉月就中图。
其三
飘然身却似云孤,照彻琉璃未倩扶。
窟吐明蟾帷种桂,簟含老蚌只生珠。
罗星漫许参乎贯,掬水空怜白也逋。
会得如如真不动,仙源悔写问津图。
其四
湛然一勺对山孤,四角宁烦栏槛扶。
养晦岩中方抱璞,启明颔下又探珠。
衔芦雁影浑偿负,涤砚鱼吹恍索逋。
思步清虚声莫绘,要惟天水庶能图。
其五
浩歌一曲写心孤,碧沼澄澄活水扶。
飞去匣刚开宝镜,倒来帘待卷珍珠。
不舒初日蓉边眺,讵宿寒云梅下逋。
画骨诗禅参桂魄,清虚赢得卧遊图。
其六
必有邻兮德不孤,天心在处水心扶。
圆圆似弄一丸蜡,碎碎如穿半串珠。
欲罢未能惟酒债,再偿无尽是诗逋。
广寒若许鸿都引,岂羡凌波旧日图。
其七
凿处何嫌陋与孤,一奁晶影阆风扶。
微微似荡长生臼,历历浑悬不夜珠。
贝阙直开人未即,琼楼倒浸客还逋。
天然小李泥金画,漫拟南宫泼墨图。
海城第二景:《乾隆盐茶厅志》:“东岗夕照,岗即华山余气,自南而东,形若卧龙,势如楼阁,俗以牌楼名之。每至夕阳西下,余光掩映沙堤,觉阳春常在俯仰间也。”《光绪海城县志》:“龙岗夕照。岗在县东南六里,即华山分支,自城南转而东,形若卧龙,势如楼阁,俗以牌楼名之。每当夕阳西下,余光掩映,牧童樵夫,行歌互答,如在镜中。”其中有诗句:“升沉漫向金乌问,认得桑榆是故乡。”“罨画此间如故闺,不知安处是他乡。”“自惜登临皆客土,醉余聊亦忘吾乡。”可知潘此时思乡心切,有归意。但因淡士涛有知遇之恩,只好做诗,聊以自慰耳。
潘炤《东冈夕照》诗曰:
其一
冈似龙潜夏亦凉,不拖雨色挂晴光。
林端楼影红千尺,树杪村痕绿一方。
樵子东归歌召伯,牧童西下说藩王。
升沉漫向金乌问,认得桑榆是故乡。
其二
松岩如拭晚生凉,鳞影之而耀日光。
不慕常悬捧中界,却矜乃眷顾西方。
紫凝山店留仙珮,红断琳宫课梵王。
庵画此间如故国,不知安处是他乡。
其三
为爱西凉斯更凉,阴阴一线露天光。
仙岩客叩点金术,野肆姬传飡玉方。
鸟去有投重浴海,雁归无宿再宾王。
余霞自诩红成绮,返照犹邻醉睡乡。
其四
朝旭深寒暮嫩凉,四围山色半韬光。
僧回拄杖由高处,客卸征鞍自远方。
万里边防明古堠,千家利乐咉前王。
于斯文物移新治,望尽残阳不互乡。
其五
晚风槭槭透巾凉,野烧星余数点光。
渭树江云搜雅什,禹粮尧韭拾奇方。
当炉旧醖全归卓,系帛新书半学王。
一抹斜阳上鸦背,不知何处黑甜乡。
其六
谁迸南来一味凉,四围云影宿岚光。
离离草木趋偏鄙,落落山川乐丈方。
千古英雄归过客,半生事业付空王。
相看莫道相逢晚,于此曾为乌有乡。
其七
商声起处满伊凉,莽莽残晖四射光。
突兀半山衔屈曲,回环一水抱圆方。
无多勋业怀黔国,大半繁华梦楚王。
自惜登临皆客土,醉余聊亦望吾乡。
海城第五景:天都积雪。《乾隆盐茶厅志》:“天都高出群峰,延袤百里。冬春之际,六出常飞,自夏及秋,积冰不解。卷帘遥望,俨然玉宇琼楼,恨不得振衣,第一峰也。”《光绪海城县志》:“天山积雪,山即天都山,在县西南四十里,高出群峰,延袤百里;冬春之季,六出常飞;自夏及秋,积冰不解。卷帘遥望,俨似玉宇琼楼,恨不得振衣,第一峰也。”天都山也称西华山,当地人称西山,天都山石窟开凿于宋夏时期,全山共有石窟6孔,大小殿宇13座。1046年西夏王元昊在此曾建避暑行宫。昔日的天都山寺庙成群,挑檐飞脊,雕梁画栋,庙貌辉煌。山岩峻秀,群山环抱,树木苍浓,奇峰翠壁,清泉流注,殿宇参差,古洞幽深。时至今日依旧为旅游胜地。
潘炤《西岭积雪》诗曰:
其一
西岭严寒惯积阴,酿花如线叠如衾。
窗含琼岛千秋出,关拥霜骓万里任。
飞絮不知天上下,寻梅莫辨路高深。
钓徒重惜渔矶杳,幻取江湘作带襟。
其二
风号万木沍玄阴,高卧山中壓旧衾。
梦拟黑甜双髩惹,吟希白战一肩任。
映来驴背偏宜浅,绕入羊肠不厌深。
自是瑶池降王母,故教滕六涤凡襟。
其三
正尔三冬重惜阴,梦辜林下忽翻衾。
绝无盐处吟还步,饶有茶时煮且任。
策蹇重思灞桥远,泛舟莫访剡溪深。
于焉已是延清赏,那更风流会素襟。
其四
马耳风尖压华阴,七襄组织未成衾。
沙明使节无求牧,霜冷生毡有治任。
不讶此间青嶂杳,却嫌是处白云深。
重来鸡犬无闻地,澹徧桃花落满襟。
其五
漠漠空岩固结阴,砭人肌骨拥重衾。
天低玉雁征难倩,壁陡银虬舞易任。
篱落千层穿曲曲,林梢一线引深深。
嗣音似有琼瑶报,但失青青之子襟。
其六
霏微夏木亦阴阴,神女中天为抱衾。
玉树萧森图易寄,瑶华璀燦赋难任。
烟霞互霁流光厚,星月交辉著色深。
欲骋双眸无共赏,重登高阁独披襟。
其七
六花一夜失山阴,僵卧绳床有铁衾。
海岳之间浓可负,云林以外淡无任。
梦回梅坞三竿足,情寄桃潭千尺深。
独钓寒江钩纵直,半天新霁且开襟。
海城第八景:双涧分甘。《乾隆盐茶厅志》:“五泉山下不二里,而流分东北,滔滔滚滚,昼夜不停。汲饮之余,阡陌皆满。山域而得海名,殆谓是欤。”《光绪海城县志》:“双涧分甘,五泉出山里许,流分东北,曰双涧源;泉水甘香,昼夜不停,汲饮之余,农圃藉以灌溉;不竭不涸,足资民生之用,亦造物之奇矣。”
五桥沟风景区有“双涧分甘”在南华山,双涧即双涧源,乃五桥山之五泉,在海城县南七公里。这里山清水秀,鸟语花香,引人入胜。
潘炤《双涧分甘》诗曰:
其一
双流涧影鲜寻游,致雨为云在有秋。
暗壑才分声汩汩,断崖旋合韵悠悠。
清风拂去千烦涤,明月澄来万虑收。
仿佛天台遗胜迹,嵌空大小落龙湫。
其二
潺潺碧泻绝鳞游,麦浪遥分捲素秋。
清可沁人渊且博,甘能润物久还悠。
铿锵合向诗中接,潋滟宜从画里收。
瀚海由来沙作水,神乎其技劈灵湫。
其三
已无蝦戏只龙游,色共长天水尽秋。
绝壁千寻奇也峭,两川一脉这而悠。
为霖未若流长养,作楫何如济广收。
想像甲丁怜病渴,最高峰下辟重湫。
其四
虹断中流优复游,瀼瀼黍稷四盈秋。
浮沉任尔情真惘,洄溯因之意自悠。
洗笔肆吟春未老,酌瓢长潄暑全收。
海天见惯波澜阔,似觉涓涓尚隘湫。
其五
沂咏尝思步胜游,一经空自抱春秋。
山重水复行还健,鹭浴龙吟逝正悠。
匹练分飞金剪出,散珠错落玉盘收。
灌园老我甘如荠,不向灵岩访古湫。
其六
印子山头蹴踏游,泉生足下几冬秋。
携将滴滴千波化,洒出支支二水悠。
东作方兴歌利济,西成早报曰丰收。
此间己是多甘澍,不探湫北寺下湫。
其七
尝作仙源物外游,朅来浩气自横秋。
蚕拖一抹青岚渺,鸥泛千寻碧涨悠。
金井香从霜后汲,玉川色向雨前收。
十年尘梦于斯浣,记取清清夹道湫。
海城第七景:五泉竞冽。《乾隆盐茶厅志》:“华山随地皆泉,而北来者渊源独壮,名虽有五,而数十倍过之,清冽甘香,与他水异。登山下视,仿佛星宿海也。”《光绪海城县志》:“五泉竞冽,泉在县南十四里五桥山下,源深不盈尺,其水清冽,城市赖之;五泉环列,水从山出,一如黄河发源之星宿海;县城乏水,以海得名,殆即因此也耶。”
潘炤《五泉竞冽》诗曰:
其一
铮然疑漏迸壶莲,熟审方知风弄泉。
不竞水流斯独竞,未湔尘积此皆湔。
渊渟天末多遗世,清出人间少记年。
吟谱图经贤太守,五花判笔五云边。
其二
一弄珍珠正卸莲,骚人遐思涌如泉。
五台倒浸云同洗,三峡斜倾雪共湔。
斟惠旨深虚此日,酌廉意远竟当年。
朅来莫照临川笔,辞系长天断雁边。
其三
谁吐津津舌底莲,品题中外出名泉。
骑鱼狂想凡难脱,洗耳贪闻俗可湔。
尝共苦碱留处处,拟随清冽住年年。
五溪歌竟悲铜柱,来叠虫鸣井竅边。
其四
到来圆露正擎莲,十斛平量半泻泉。
堕尽蛟人清泪迸,摩残剑客壮心湔。
渊源竞冽终千古,齿颊流芬始此年。
待貌大夫祠供奉,常留孤介水云边。
其五
商飚戛戛响枯莲,括地平县侧出泉。
汲野雪飞梅五出,滴春絮卷柳三湔。
铛翻色相怜佳日,笔涌才思感盛年。
于此朗如星宿海,品余羞照髩毛边。
其六
一朵峰如倒挂莲,因之溥博出渊泉。
只容缨向千秋濯,未许裙随三月湔。
芳冽但惊来异地,清泠讵识自何年。
望洋而叹观止矣,忘却余生瀚海边。
其七
到来西土净生莲,山麓山椒百沸泉。
过尽空花青眼豁,飞残晴雪素心湔。
中泠淡淡初分日,南浦盈盈乍别年。
老去渐余登涉懒,那知身已在天边。
唱尽古今同一物, 诗心高下各千秋。“八景诗”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概念,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符号,是能够唤起人们审美情感的触媒,是诗人经过远思高妙,笔墨清润地解答历经千年的“命题之作”, 更是塞北地域厚重历史文化的积淀。关于八景的命名似乎存在着某种公式:不是春雨秋月、就是朝日夕霞;有湖有潭的,多飘荷香,或映秋月;滨海处则脱不了听涛、春潮、渔火、晚渡之类。清人赵吉士就指出八景泛滥的现象:“十室之邑,三里之城,五亩之园,以及琳宫梵字,糜不有八景十景诗。”在海原这片神奇的土地上,既有明藩肥美的草场,又有不择地而流的甘冽清泉,既有金戈铁马的临羌寨堡,亦不乏清灵秀美的南国水乡。古往今来,在此停驻脚步的文人墨客恒河沙数,他们用心灵吟唱、用真情歌颂这片绮丽的山水。那些凝固的文字历久不衰,记录了海原景观的自然形态、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。
参考文献
[1](民国)吴克歧:《忏玉楼丛书提要》,北京图书馆出版社,2002年版。
[2](清)朱亨衍总纂:《乾隆盐茶厅志》卷5“海城八景”,2002年版。
[3](清)杨金庚等纂修:《光绪海城县志》卷2“山川·附八景”,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, 1970年版。
[4](清)赵吉士:《寄园寄所寄》,上海古籍出版社, 1996年版。
(作者单位:海原一中)
摘自:《宁夏文史》2022年第4期 总第57期